报送时间:2025 年 10 月 24 日前;
免费咨询热线:13665511622(可+V)
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地均有公司,成立13年,经验丰富,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首台套、规上企业、老字号、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孵化器/众创空间、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等项目材料编写和项目规划指导等服务,免费咨询!
一、平台定位和功能
依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支持管理办法》,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定位与功能明确:
1、依托基础: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核心依托,与国家实验室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度融合、互为支撑;
2、核心目标:提升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及相关前沿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能力,为关键领域创新突破提供支撑。
二、申报方向
平台申报需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相关前沿交叉领域,重点支持符合以下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及细分领域的项目:
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等。
三、申报条件(7 项核心要求)
1. 申报单位资质
注册地:合肥市内;
主体类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或企业法人;
能力要求:具备较强科技研发能力与条件,运行管理规范;
合作鼓励:允许并鼓励与国内外相关单位联合申报。
2. 依托平台要求
优先支持以下合作模式申报:
以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中心高能级研究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
市内企业牵头,联合上述国家级创新平台共同申报;
国家级创新平台之间合作申报。
3. 物理空间保障
需具有明确的物理空间,能为交叉研究提供一流的实验、验证、测试等保障条件;
仪器设备管理清晰前提下,可与原单位共用物理空间。
4. 公共服务属性
具备较强公共服务属性与试验管理、运行能力;
平台建设完成后,需具备开放共享或对外运营条件。
5. 团队配置
平台负责人:应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或学术带头人;
支撑团队:需配备稳定、专业的工程运维、实验支撑等团队。
6. 资金来源
已有明确的建设资金来源,且资金充足,能覆盖全部建设内容、支撑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特别说明:不再安排财政资金支持,需依赖自有或合作资金。
7. 建设进度
申报平台可为 “正在建设” 或 “谋划建设” 两类;
谋划建设的平台,2025 年必须启动建设。
四、有关要求和工作安排
1. 材料准备与报送
需提交材料:《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入库申请报告》(附件 1)、《项目入库申请表》(附件 2)、《目标协议书》(附件 3,暂无需盖章)。
报送时间:2025 年 10 月 24 日前;
报送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 市级初审与上报
市发展改革委依据《项目管理办法》对入库申请报告进行初审;
初审通过后,需将 “项目入库申请报告 + 项目入库申请表 + 目标协议书”1 套书面材料上报至省发展改革委;
灵活申报机制:后续可按 “成熟 1 个申报 1 个” 的原则推进,无需集中申报。
3. 省级遴选与入库支持
(1)、遴选方式: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相关部门、市发展改革委,通过现场踏勘、专家论证等方式,对项目进行遴选评审;
(2)、入库结果:符合条件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按程序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库;
(3)、入库福利:入库项目可按程序享受用地、金融、人才等相关政策支持。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申报的所有内容,申报条件、申报详细材料及申报时间,如果您企业符合条件要求,那就赶紧申报提早拿补贴,享受红利,具体如何申报?赶紧拿起您的电话,给小编致电吧!
免费咨询电话:13665511622(微信同号)
专注企业服务11年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500家申报成功案例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