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全力以赴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出台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建立优惠政策免审即享机制。建好用好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
免费咨询热线:17702775565。(微信同号)
另外,会议还强调:要高效推进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切实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完善制度。
2025年1月21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在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46.3万家,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9万家。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科技和创新型企业数量超过60万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2016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条件:
第十一条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三)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突出“强筋壮骨”、价值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细。继续保持烟草行业稳健发展。
二是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稳妥应对风险挑战。
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继续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推动优化重点产业链全球布局。
三是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培育。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完善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政策措施,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哈长沈大产业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四是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完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政策。完善中国开源体系,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抓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分级分类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
五是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
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推广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抓好“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培育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绿色低碳供应链提升行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完成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六是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持续推进“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加大万兆光网试点推进力度。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广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建设国家应急通信综合保障区域中心。抓好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实事,纵深推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加强无线电管理,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通信服务、网络安全保障任务。
七是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和改进企业服务。
出台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建立优惠政策免审即享机制。建好用好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
八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做优建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着力打造工信特色“大思政课”,推动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
要扎实抓好整改整治。深入推进“强担当、抓落实、提质效”专项工作,动真碰硬、见行见效,推动整改工作不断深入。加强集中整治问题销号管理,以务实举措推动各项问题“清仓见底”。
要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对学习教育进展进行全面自查,逐项梳理盘点,认真查漏补缺,实事求是评估成效,及时改进不足。
要高效推进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切实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完善制度。
免费咨询热线:17702775565。(微信同号)
专注企业服务11年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500家申报成功案例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